公司/项目名/投资机构/赛道
返回36氪
登录
7.4万
项目简介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国投交通公司和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是广州港公共码头和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主要业务覆盖集箱装、石油化工、煤矿、钢材、粮食、汽车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仓储、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以及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拖轮服务、水路货物运输、物流服务。
融资历史
工商信息
工商全称 |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全称 | Guangzhou Port Co.,Ltd. |
法定代表人 | 李益波 | 成立时间 | 2010-12-28 |
注册地址 |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大道南9号603房(仅限办公用途) |
股东(发起人)
持股比例
认缴出资额
认缴出资日期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95.00%
718636.88万人民币
2011-03-31
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3.00%
22693.8万人民币
2010-12-31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
15129.2万人民币
2010-12-23
团队成员
陈洪先
董事长&董事
陈洪先,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男,1962年5月出生,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陈洪先先生2004年11月至今任广州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任集装箱码头公司董事长、能源发展公司董事长,2004年9月至2013年6月任集装箱发展公司董事长,2005年2月至今担任穗港船务公司董事长,2010年12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长。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陈洪先先生担任广州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发行人董事长,穗港船务公司董事长。
李益波
董事&总经理
李益波先生,1965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中国国籍,无境外居住权,现任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1990年6月参加工作,曾任西基港务公司总经理,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港务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任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任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2019年10月至今,任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
陈万雄
董事
陈万雄,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男,1963年6月出生,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工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陈万雄先生2011年9月至今任广州港集团董事、副总经理,2014年7月至今任海港地产公司董事长,2014年7月至今任海港明珠公司董事长,2015年7月至今任广州越洋船务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月至今任广州南沙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6年12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陈万雄先生担任广州港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发行人董事,海港地产公司董事长,海港明珠公司董事长,广州越洋船务有限公司董事,广州南沙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36氪报道
36氪获悉,广州港公告,2025年2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1%;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78.0万吨,同比增长13.7%。2025年1-2月,公司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4.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5%;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580.5万吨,同比增长3.5%。公告提示,以上数据为快速统计数据,与最终实际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36氪获悉,广州港发布公告,2025年1月份,公司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9万标准箱,同比下降2%;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810.8万吨,同比增长2.3%。
36氪获悉,广州港公告,2024年12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6万标准箱,同比持平;货物吞吐量4750.2万吨,同比增长3.7%。2024年1-12月,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18.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3%;货物吞吐量5.68亿吨,同比增长2.8%。
36氪获悉,今年以来,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累计吞吐量正式突破2000万标准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占比达到50%。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位居全球前十单一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港口。广州港南沙港区也是继上海港洋山港区后第二个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的单一港区,助力广州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10%。
相关文章
华为:小艺将具备AI大模型能力
广州LP很拼。
哪里有钱?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及跨境电商“拉动”之下,广州外贸出口“逆势”增长。
行业资讯
物流塑造新世界。
航空温控领域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以技术“破局”为基石,锚定智慧住居与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海尔正持续发力,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
从技术突破、平台建设再到全球化体系布局的全面突破,快速响应产业需求、把握时代趋势的背后,体现出的是海尔在新兴产业领域所展现出的生态优势。
所有供应链,都必须用数智化重做一遍。
认证成员
我要认证
认证成员可维护项目信息,并可享合作对接权益
暂无认证用户